-
蜂蜜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营养丰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以下三类人群应谨慎饮用或不宜饮用蜂蜜:
1. "婴幼儿":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蜂蜜中含有肉毒杆菌孢子,这种细菌在婴儿肠道内可能繁殖,导致肉毒杆菌中毒,这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一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食用蜂蜜。
2. "糖尿病患者":蜂蜜含有较高的果糖和葡萄糖,属于高糖食品。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蜂蜜的摄入可能会影响血糖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饮用或避免食用蜂蜜。
3. "过敏体质者":有些人可能对蜂蜜中的成分(如花粉)过敏。这类人群在食用蜂蜜时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过敏体质者在食用蜂蜜前应先进行过敏测试,确认是否过敏。
对于其他人群,适量饮用蜂蜜通常是可以的,但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 避免空腹饮用蜂蜜,以免刺激胃黏膜。 - 避免睡前饮用蜂蜜,以免影响睡眠。 - 注意蜂蜜的保存,避免受潮变质。
总之,在饮用蜂蜜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谨慎选择。举报 -
1岁以内的婴幼儿
蜂蜜营养丰富,是大众饮食佳品。许多新妈妈也会在婴幼儿的辅食中加些蜂蜜来调节口味、增加营养价值。不过专家指出,1岁以内婴幼儿不适合食用蜂蜜。
蜂蜜在酿造、运输过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杆菌的污染,因为蜜蜂在采取花粉过程中有可能把被肉毒杆菌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肉毒杆菌芽孢适应能力很强,在100的高温下仍然可以存活。
由于婴儿胃肠功能较弱,肝脏的解毒功能又差,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婴儿,肉毒杆菌容易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常发生于吃完蜂蜜或含有蜂蜜食品后的836小时,症状常包括便秘、疲倦、食欲减退。虽然婴儿发生肉毒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
此外,专家还提醒,1岁以上的婴幼儿喝蜂蜜也要慎重,食用的量与大人相比要适当减少。
糖尿病人不宜服用蜂蜜
每百克蜂蜜碳水化合物中葡萄糖约为35克,果糖40克左右,蔗糖约2克,糊精约1克。
葡萄糖和果糖均为单糖,进入肠道后无需消化可直接被吸收入血,使血糖升高,蔗糖和糊精略经水解后即可被吸收,因此,蜂蜜的升血糖作用特别明显。从这一点来看,糖尿病人是不能服用蜂蜜的。
感冒药容易和蜂蜜打架
感冒了多半会咳嗽,而蜂蜜有止咳的作用,于是很多人感冒时会喝蜂蜜缓解咳嗽症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药剂科教授孙广红提醒大家,感冒药最好不要和蜂蜜一起喝。
蜂蜜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肺燥咳嗽。如果咳嗽少痰,或痰少而黏,或者干咳无痰,可以冲蜂蜜喝。但如果正在服用退烧药或含退烧成分的感冒药,不宜同时服用蜂蜜。很多感冒药,如泰诺、快克、感立克、感冒清等都含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它遇到蜂蜜会形成一种复合物,影响机体对其的吸收速率,从而减弱退烧作用。
同理,凡是含蜂蜜的中成药,如止咳糖浆、川贝枇杷膏等都不宜和上述感冒药同服。
另外,蜂蜜主要通过润肺来达到止咳作用,感冒引起的咳嗽多因外感所致,不宜滋补,最好不要喝蜂蜜。
举报 -
举报